婚介婚庆在大部分人眼里,简直是一个“暴利”行业,其产业链条很长:主要包括婚纱礼服、摄影摄像、珠宝首饰、婚宴、婚礼策划以及蜜月旅游等。据悉,2014年中国约有800万对新人结婚,初步预计市场规模则高达8000亿元。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来看,结婚确实是绝对的刚需,市场前景可观。
虽然市场规模和增长很诱人,但是中国婚庆市场依然处于不成熟的“两低一无”状态:市场准入门槛低,市场集中度低;另外,没有强势领军品牌。在互联网全面向传统行业渗透的大背景下,传统婚庆企业面临线上压力的同时,也有了一个建立强势领军品牌的契机;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企业都有机会去逐鹿这块未充分开垦的大市场。不久的将来,婚庆o2o行业也必将经历诸侯混战抢占市场份额的局面,混战之后行业内会剩下为数不多的巨头以及众多做垂直、立足区域的小而美。
“互联网+婚嫁婚庆”发展现状
发展尚处初期线上对线下积极作用过小。从行业整体角度看,婚庆行业“互联网+”发展即婚庆o2o模式依然处在早期阶段:线下重要性远远大于线上;信息模式远比交易模式普遍;人力驱动远远大于技术驱动。天平的两端严重不平衡,婚庆o2o目前尚处于亚健康发展状态。
线下比线上重要本身无可厚非,任何服务行业,线下会一直是根本。但对于婚庆行业来说,线上对线下的积极作用过小。目前,效果最好的婚庆o2o形式是各类婚庆博览会,线上更多承担信息告知的作用,用户被吸引到线下活动地后,现场的推介成为促成交易的关键因素。一般行业,线上至少可以打破信息不对称,促进行业透明化;婚庆行业,这个基本的作用都难言实现。从某种程度上讲,婚庆行业是靠信息不对称获得高额利润,不少线下服务商对线上持抵制态度。
“互联网+婚嫁婚庆”发展瓶颈
长期研究o2o领域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,婚庆业务是o2o中特点非常明确的行业,用户对于品质和服务的需求远远高于低价的需求。以婚宴为例,用户平均要看过5家以上的场地才能决定。
婚庆市场是出了名的“刚需、市场大、非常难啃”,在中国人消费理念及风俗习惯中,婚嫁是人生大事,不吝投入,但由于消费频率低,一般单个商户在业务拓展、客户渠道上需要花费大量精力。不难发现,大部分玩家集中在北京和上海,杭州和南京次之,当然与城市的经济环境是有一些联系的。其次,具有全国覆盖范围的婚嫁服务企业屈指可数,很大原因在于婚嫁服务的本地属性,地区间文化、习俗不一样,其婚嫁服务也有所差异。
“互联网+婚嫁婚庆”发展趋势
资本抢食,市场迎来爆发期。尽管看起来困难重重,但婚庆o2o的前景十分被看好,其在垂直化和社交化方面有望取得突破;未来,线上互联网人直接去做线下婚庆也是机会所在;线下部分婚庆企业有望借o2o成长为真正的强势品牌。婚庆这块肥肉将会引来更多创业者、资本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