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评美团合并,中国O2O市场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

admin 2019-07-30来源: 1471次浏览 0

如果只是根据美团8月在华尔街路演中的折戟,就断定这起合并是O2O行业的抱团取暖显然并不成立。百度拿出200亿投资糯米,阿里巴巴掏出60亿元打造“新口碑网”,近日又抛出10亿元邀请消费者带动线下店铺上网。毫无疑问,中国O2O市场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,过冬的说法自然过于牵强。




      毫无疑问,对于美团大众点评合并的消息,一开始外界是拒绝的。即便经历过优酷土豆、滴滴快的、58赶集令人大跌眼镜的牵手,这一次赶在国庆假期最后一天的联姻,大众还是无所适从的。除了“昨日还在市场上杀得分外眼红、今日却勾肩搭背”的老梗,这场合并之所以受到如此多的关注,更多的是外界反悟到王兴和他的美团无视一切的“傲气”和原来只是时机未到的幻象之间的极大反差。

      外界的普遍看法是,这次合体是资本寒冬下的无奈之举,是面对BAT在O2O领域发动的世纪之战的救命稻草,是取悦资本市场的新桥段。在看似和谐背后,一系列待解难题将让这起合并很难收尾。相较于大众点评的张涛相对低调的印象,王兴算得上是摆上明面的一条汉子。从千团大战的血海中杀出生路,却在近半年来的新一轮融资中遭遇资本的闭门羹。随这起合并一起拆散的,除了美团的“铮铮铁骨”,还有创业的气度。    

      如果只是根据美团8月在华尔街路演中的折戟,就断定这起合并是O2O行业的抱团取暖显然并不成立。百度拿出200亿投资糯米,阿里巴巴掏出60亿元打造“新口碑网”,近日又抛出10亿元邀请消费者带动线下店铺上网。毫无疑问,中国O2O市场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,过冬的说法自然过于牵强

合并如大婚,亲戚朋友齐聚一堂,各种祝福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。但在整合中却免不了过日子一般鸡零狗碎,甚至鸡飞狗跳,尤其是这样一个背后很多利益纠葛,带着很多无奈和妥协的婚配。所以说,大众点评和美团的未来有多好,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有多少。美团成立5年,大众点评成立10年,两个公司的整合会比滴滴快的难度成几何指数倍增,跟58同城和赶集类似。从产品形态来说,美团采用的是多个舰队出发,最后希望整合成联合舰队,但是现在整合阶段,大部分信息停留在各自为战的阶段。而大众点评是先做好框架,然后再填充业务和内容,虽然团购这个单项业务没有取得大的进展,但是生态模型的架子已经搭好了。到底要术还是要道,代表着目前点评团队和美团团队的不同利益诉求。

      大众点评一直是开放柔和的,美团一直是封闭倔强。之前大众点评迅速接入各个合作伙伴,那现在跟美团合并了,是要把美团作为接入方之一,还是就单独接美团,不要其他合作伙伴了。这是两个公司骨子里的不同,也可以说是创始人不同风格导致的文化不同。

      比如美团不在意跟员工打几年的官司,而大众点评的狼性也带着几分上海小资的风格。以后合并后的公司到底要定哪种调性?恐怕最先适应不了的除了王兴和张涛之外,就是两个公司的高层团队。大众点评高管从创业一直到现在跟张涛不离不弃,期间甚至要为了公司卖房子。而王兴的嫡系和爱将也基本是一路走来,披荆斩棘。这么多高管要怎么分工怎么取舍,对于两个CEO来说都是头痛的事情。

      大众点评和美团打得太狠,争夺的是定量市场而非增量市场。双方团队针锋相对多年之后,其实公仇私怨都不少。这并不利于双方整合。点评和美团显然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,来磨合双方团队。然后是双方的业务取舍问题。团购和闪惠应该会接着做,团购一二线以大众点评为主,二三线以美团为主。闪惠以大众点评为主。餐饮后期产品比如预订、会员管理、营销推广等以大众点评为主。电影以猫眼为主,大众点评接入合作伙伴的方式在短期应该会有大的变动和整合。因为之前双方选座等信息是高度重合的。

      同样的问题发生在酒店,接下来大众点评到底要放弃现在外接的数据跟美团深度整合,还是直接把美团作为数据之一整合到自有产品,这些都是利益和方向上的大是大非问题,需要双方从基因上来协调。


相关标签:
现在咨询,预约专享优惠